报告人:熊梦华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pH超敏溶瘤高分子
报告时间:2023年4月24日(周一) 上午10:00
报告地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912-0127厅
报告摘要:
具有细胞膜裂解活性的溶瘤材料可诱导对肿瘤细胞的“死亡之吻”,无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耐药谱且不依赖于细胞内信号通路,可高效杀伤耐药肿瘤细胞。然而该类材料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强毒性,目前临床上只能通过瘤内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在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杀伤作用的选择性是该类材料开发的技术瓶颈及其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发展了系列“质子晶体管”纳米去污剂pTNT,可将肿瘤组织中微小的pH扰动信号放大并转变成强的细胞膜裂解活性“开/关”转换信号,用于选择性癌症治疗。我们筛选得到的最佳材料P(C6-Bn20),可以在0.1 pH扰动的输入信号下实现>32倍的细胞毒性变化。P(C6-Bn20)在小鼠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显示出强抗肿瘤疗效。pTNT表明细胞膜裂解材料有望成为选择性抗癌新策略。
个人简介 :
分别于2007年7月、2013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师从王均教授;2013年7月加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程建军教授(Hans Thurnauer讲席教授);2018年1月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入选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青年拔尖引进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具有细胞膜穿孔活性生物材料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Nat Nanotechnol、PNAS、J Am Chem Soc、Adv Mater、ACS Nano、Angew Chem Int Ed、Adv Drug Deliver Rev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联系人:殷黎晨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