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兰亚乾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氧化-还原异基元分子结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
报告时间:2023年5月9日(星期二) 16:00
报告地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909-B厅
报告摘要:
在人工光合成领域,实现可见光驱动下以水作为牺牲剂的CO2光还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光催化反应之一。因此,设计和合成有效的光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与纳米材料相比,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以及各种金属团簇有着明确的分子结构,作为催化剂可以从原子层面阐明活性位点和催化机制,为实现精准催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近五年来兰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氧化-还 原分子结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1、合成氧化-还原型共价键框架,多组分协同实现光合作用的人工模拟;2、合成氧化-还原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利用明确单晶结构, 探索光生电荷新型传输模式, 阐述了分子级构效关系;3、设计多功能光-有机催化体系, 光催化CO2转化-串联有机催化生成高附加值产品。为构筑高效稳定的晶态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策略。
个人简介 :
兰亚乾, 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09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关西中心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12年11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2022年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工作。近年来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等。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快报(CCL)副主编,Natl. Sci. Rev.学科编辑组成员,Inorganic Chemistry、EnergyChem、Nano Research Energy、 Polyoxometalates、物理化学学报、结构化学等期刊(顾问、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团簇化学和配位化学的研究,致力于晶态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在PNAS、Sci. Adv.、Nat. Commun. (7)、J. Am. Chem. Soc. (11)、Angew. Chem. Int. Ed. (26)、Adv. Mater. (4)、Chem (2)、Matter (2)、Natl. Sci. Rev. (2)、CCS Chem (3)等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70余篇。论文被他引23000多次, ESI高引论文28篇,个人H-index 78,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化学)和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化学)。
联系人:陈金星